2019-04-09
從八旋翼電動無人機作業試驗與人工作業試驗對比情況得出,水稻、甘蔗實際平均工作效率0.026hm2/min(包括更換電池、裝藥、轉場等時間),飛行平均工作效率0.068hm2/min(純飛行時間),按每天7h工作時間,可完成10.92hm2的植保作業量,發電機用油100元/天,約0.25元/min,操作人員勞動強度相對大幅降低。每臺套八旋翼無人機價格7萬元左右,包括一臺八旋翼植保無人機、四組電池、兩組充電站、一臺6kW發電機。電池作業使用全壽命為100h,可完成作業面積412hm2。按15元/畝計算,作業產值9.27萬元。操控手工資350元/天,折算成每分鐘約0.84元共0.5萬元;發電機用油0.15萬元,無人機折舊按40%計共2.32萬元,維修費按9.27萬元8%計0.75萬元,其它運輸交通費0.4萬元,共計4.12萬元。除去成本,純利潤5.15萬元,一臺無人植保機全壽命純利潤12.88萬元。
植保無人機如何推廣應用
(一)加大政策扶持引導。植保無人機在柳州作業試驗示范獲得成功,引起了種田大戶、專業合作社、當地植保部門、專業植保服務組織等關注和購買植保無人機的意向,為今后推廣應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礎,發展前景十分廣闊。建議政府部門應加大項目扶持,實施購機補貼,讓有條件的專業植保服務組織、專業合作社等率先推廣應用。
(二)加強技術培訓。從植保無人機操控技術來看,其飛行主要是依靠遠程操控器來操作,飛行的速度和方向都是由操控手柄來控制,速度的快慢完全憑操作者的手感來進行,為確保安全和使用效果,植保無人機操作手應經過正規機構培訓,方能進行田間作業。
(三)選好適用機型。2016年,柳州市加速推進植保無人機項目,引進國內目前最先進的全自動八旋翼電動植保無人機,該機具有自動起降、自動懸停、自主規劃航線、自動噴藥加漏點記憶、斷槳保護等功能,其操控性、安全性及作業效率較高,應重點推廣。
(四)做好示范宣傳。利用示范點的技術優勢和示范效應,輻射帶動周邊農民應用植保無人機這一新機具、新技術,推進高科技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,使農民從繁重的農業勞動中解放出來,解決農村勞動力短缺,節本增效,提高植?,F代化發展水平,創造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。
上一條: 植保無人機大有可為——訪中國農業機械化協會副會長楊林
下一條: 單旋翼與多旋翼無人機性能對比分析